“在大数据时代,数据应用场景已经扩展到社会的各个领域,并且很难用单一的GDP指数来衡量数字经济的发展水平。政府,企业和个人等社会经济实体相互联系,通过数字化,信息化和智能技术进行交流,互动和贸易,围绕数据的流动周期和相互作用形成一个社会和经济的生态系统,需要从数字生态学的角度进行研究。“最近,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平文北京大学理学院副院长,北京大学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在接受《人民日报》记者专访时说。
张平文带领研究团队运用大数据的思想和方法,从多来源,多方,多维度,多角度对数字经济,数字政府和数字社会进行整体评估,并命名了该体系的社会经济体系。数字时代的“数字生态”。
各地数字生态多方联合监测评估
“对数字生态学进行科学评估是构建理想的数字生态学的前提。要全面,全面,准确地描述数字生态学,基于大数据平台的数据源至关重要。”张平文说,研究小组认为,依托北京大学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,与全国有代表性的互联网平台企业,高等学校等14家机构共同建立“数字生态协同创新平台”,不断进行监测和评估。通过数据汇总,资源整合,合作共享,互惠互利的机制,在全国各地开展数字生态建设,并定期向社会公布数字生态指数。
据了解,《 2020年数字生态指数》提出了一个由数字基础,数字能力和数字应用组成的数字生态理论框架,该框架由总指数和15个子指数组成,涉及31个省级行政区域(香港,澳门除外)以及一些重点城市,它可以监控国家,地区和行业的数字化发展和转型的进展,为政府相关部门提供决策支持,并帮助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新技术智囊团和社会服务。
数字生态指数研究作为一个以实际问题为导向的重大跨科学问题,是一项需要长期迭代的复杂创新项目。为此,研究团队建立了跨学科的数字生态研究专家和团队,以探索跨学科的优势,例如应用数学,数据科学,计算机科学,统计学,社会学,经济学和管理学,以进行相关研究。 “未来,研究团队将继续改善数字生态理论系统的建设,扩展数据源,改进模型算法,并增加实际案例摘要等,为本地数字生态评估和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重要参考,并探索建设数字中国的新方向。开辟新道路。”张平文说。
“数字生态不仅应该是GDP理论”
张平文认为,数字生态不仅应关注GDP,还应探索多种发展模式。在“双循环”发展模式下,理想的数字生态是优质的省小循环,完善的省际循环,健康的国内循环和双赢的国际外部循环。
“各地都必须根据当前的end赋和结构,遵循生态差异化发展战略,准确定位需要整合的数字生态系统,并通过做大做强生态系统来发展自己。”张平文认为,创建理想的数字生态的道路并非唯一。